一路頂著烈陽抵達台北市立建國中學,已經接近中午時分。走進這間在大台北地區男生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心中帶著無比的好奇心,雖然是假日看不到成群的學子,但敞開歡迎的大門,不因休假而阻擋。
而我們的目標「建中紅樓」,正逆著陽光佇立在最顯目的前方。 建中紅樓外觀為「紅磚色」,故名為「紅樓」。
台北市立建國中學的「紅樓」,竣工於明治42年(1909),由總督府營繕課進藤十郎設計營建,而「臺大醫院」與「西門市場八角堂」(現稱為西門紅樓)也都是進藤十郎的代表性傑作。建中「紅樓」外觀,並沒有巴洛克華麗的裝飾,反而以連續簡單重複的平光簷線,加上赭紅原始無華的式樣,而成為「紅樓」特殊的格調。(資料來源︰319旅行事誌─駝城風雲 台北市建中紅樓(建國中學))
正面山牆以簡潔的幾何圖形構成大斜式的山頭,左右兩側為對稱衛塔(鐘樓)。(資料來源︰319旅行事誌─駝城風雲 台北市建中紅樓(建國中學))
連續出現的拱形,帶著規則的韻律。高掛的「禮義廉恥」,默默地訓誡著過往的學生。
二樓前簷做成露台,雖無實用功能,但卻使簡單的立面在視覺上產生多層次的感受。(資料來源︰319旅行事誌─駝城風雲 台北市建中紅樓(建國中學))
穿越大門,內部的呈設也是同為拱門的設計,但以白色系為主的穿堂,顯得莊嚴榮重,使得遊客們的喧嘩聲在氣氛改變下,悄悄地壓低音量。
當時走入紅樓內,並沒有因為無照明設備而顯得陰暗,二樓整面的玻璃窗,適當地提供了必需的陽光。
儉約的階梯,使用清晰的幾何圖形。
深邃的兩側迴廊,陽光多角度的瀉入,一旁是深色帶著暖意的紅磚,一邊是清新的園林,最適合漫步其中。
紅樓內的幾間處室招牌,皆是「紅樓」意象,顯得符合學校的獨特。
繞到背牆看,樹影投射在紅磚上,另有一番幽情。
離開前,留下校門欄刊前倒影的「中」,一趟短暫的建中行。
【奇緣行腳】史蹟趴趴GO之南門懷舊之旅
國立台灣博物館→二二八公園(黃氏節孝坊、台灣廣播放送亭)→公園路→南門→公賣局→牯嶺街小劇場→建中紅樓……
【景點資訊】
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南海路56號
官方網站︰http://web.ck.tp.edu.tw/web2007/index.php
【延伸閱讀】
维基百科─建國中學紅樓
319旅行事誌─駝城風雲 台北市建中紅樓(建國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