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這座2011年完工,成為新北市第一棟綠建築的「淡水藝術工坊」,是因為他特殊的煙囪造型,方型平面的積木狀建築,以及顯眼的鵝黃色遮陽棚。遠遠地從淡水河岸老街,一路走過,心想這棟建築是什麼?
淡水,變化得快速。幾朝過後,河岸填起,拓展入河的草皮公園,不知何時取代了淡水令人懷念的石階河堤。曾經破舊的老建築,眨眼間,換成了一棟陌生的新穎建築。
建築內部採光明亮,站在外觀像煙囪的內部,是不斷延伸的階梯,三層樓的建築,每一層有著特展的主題。
聽一旁經過的團體導覽的說明,原本設計的高塔頂部未安裝玻璃,希望透過上下空氣的對流,達到節省空調能源的功用,但明顯淡水的多雨氣候,必須加上的玻璃頂蓋,似乎沒有當初的原意。
「淡水藝術工坊」原處是四連棟的日式警察宿舍,相信現在從外觀一點也看不出來。而走了進來,樓梯旁沿身的牆面,是當時拆除原先建築留下的素材─瓦片,一片一片,接連在牆面上排開,試著傳達些什麼。
目前淡水藝術工坊正展出第一屆麗寶雕塑新人獎「Living Forest雕塑の森特展」,緣起是麗寶建設機構即將在淡海新市鎮推新的社區造鎮個案,而邀請國內新銳藝術家參與其中景觀雕塑的創作。
雖然是商業動機的展覽,但雕塑本身是一種藝術,漫步在淡水老街,進來體驗綠建築的存在,順道欣賞一樓的景觀雕塑、二樓是互動藝術的一分鐘雕塑、三樓為尺寸訂在鞋盒大小的袖珍雕塑,是小而豐富的特展。
入門,領到的投票劵,投給一樓喜歡的景觀雕塑,
此外,三層樓的展區各有印章,集滿後可換取一份資料夾
二樓,一分鐘雕塑
利用滿地的道具,加上人,用影像成為永恆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的Facebook,有許多旅人留下的雕塑)
結果,孩子是天生的玩家,
好幾個小朋友開心地又拿拖把、又爬浴缸、提著水桶到處跑
袖珍雕塑,又名鞋盒雕塑,意指空間有限,創意無窮。藝術家運用各種媒材與想像,創作出各式各樣小巧的意向。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Living Forest〜雕塑の森特展
├ 第一屆麗寳雕塑新人獎
├展覽時間:2012/1/7~2012/2/29(休館:1/22、1/23、2/6)
├ (週一~週五09:30-17:00、週六~週日09:30-18:00)
├展覽地點:淡水藝術工坊(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298號)
├交通方式:捷運淡水站,步行約八分鐘
└展覽網頁: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www.lihpao.com.tw
【系列閱讀】
→淡水食玩地圖
2012-01-21 [台北]淡水老街晴光紅豆餅。爆料的十元銅板價
2010-05-19 [台北]淡水有河Book。獨立塵囂,河岸書店
2008-06-03【遊記】淡水慢活行。淡水‧舢板‧船
2008-05-31【食記】淡水老街‧夏日‧平民霜淇淋
2008-05-30【遊記】淡水慢活行。淡水‧河畔‧咖啡館
2008-05-28【遊記】淡水慢活行。油畫般‧真理大學大禮拜堂
2008-05-28【遊記】淡水慢活行。真理大學‧曬酥落葉
2008-05-27【遊記】淡水慢活行。真理大學‧金黃馬櫻丹
→本篇遊記同步分享於瘋台灣台北民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