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對於存於千年的絲路有著充分的嚮往。奇緣在2005年一趟穿越中國絲路的旅行,途經烏魯木齊、吐魯番、哈密、敦煌、酒泉、武威、蘭州,親身見證大漠風光,異國風情,回應著沉澱在中國歷史中的輝煌。
當時,將進半個月的旅程,其實僅走過了絲路在中國後半的一小段路。所謂的絲路,也並非單指一條既定的道路,而是遍佈東亞和西亞間的商業網路,東從中國西安為始,止於地中海。
絲路令人嚮往的地方,不僅是穿越亞洲的大漠風光,更值得探究其中文化與族群間的交流。這約七千四百公里的蔓延,一趟至少半年才有可能完成的旅程,中間的險峻、冒險與收穫,說不定仍靜靜隱身在每一位旅人的因子裡。
對於現在絲路有印象的奇緣,更期待著古代絲路的風華再現。
進入展覽場前,一段當時的記錄片,
述說著從古至今,仍有無數的勇者,挑戰這段艱鉅的道路
沙漠旅者,能夠適應惡劣沙漠天氣的駱駝,
又能比馬多背負136公斤、僅需少許的水,
是絲路旅行最佳的馱獸
清楚的地圖,是我們認識絲路最佳的方式。不僅是橫越的距離讓人驚訝,穿越的高山流水、大漠沙地,一個個如珍珠串起的繁華古城,孕育獨特的文化,成為這次絲路展介紹的主軸,相當有特色。
除了參觀動物園、昆蟲館外,很少會在其他的展覽中看到活生生的動植物。絲路展中的蠶寶寶,可是會在透明的展示櫃內,不斷蠶食著桑葉片。從古至今,不曾改變的動作。
而蠶所吐出的絲,是世界上最精緻、奢華的布料,支持商人們前仆後繼地,不斷踏上漫長的絲之路。
絲路造就的樂器的傳播,
曾經琵琶、胡琴來自於境外,現在早已成為中國古樂器之一
在佈滿砂礫的絲路市集,來自各地極盡奢華的商品、原料在此熱鬧交易
越接近絲路的盡頭,異域文化越加濃郁
伊斯蘭之城─巴格達,介紹中國所設計的水鐘
沿著階梯向上走,來到許多展覽參觀者所期待的「沙漠體驗區」,外圍是大漠風情的情境展示,像是蒙古包、駱駝、馬匹……等。而翻開布幔,撲面而來的熱氣,與腳底一層厚厚的細沙,歡迎來到沙漠體驗區。
柔軟的細沙,踏起來鬆軟,
此區模擬沙漠的溫度,穿這冬天的衣物走進乾燥的熱度:P
有種熱上加熱的深刻感受
奇緣覺得絲路展的展品與空間規畫精簡而細膩,空間雖然不大,卻濃縮入相當多寓教於樂的文化學習。
如果,想一窺絲路的大漠風光,這裡無法納入這個多的大山大水。但若想學習與認識造就絲路輝煌的文化蘊含,了解成就的底蘊,相信會有所獲得。
看完絲路展,對於曾經走過的旅行,有著多一分的深刻,對於未完成的西亞之旅,旅人出走的動力又蠢蠢欲動。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穿越時空─絲路行
├展覽時間:2011/10/29~ 2012/1/29(09:00-18:00)
├展覽地點:台北士林科教館
├購票資訊:全票250元/優惠票220元/團體票190元/其他
└展覽網頁:http://silkroad.ishow.gmg.tw/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