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艋舺》的上映讓萬華湧入大批的觀光客,帶紅周邊景點,尤其是佈置電影場景的剝皮寮,連平常日也如放假般熱鬧,更別說周末洶湧的人潮。
錯別熱鬧,反向的角落,在爭論何謂「艋舺」之餘,華西街夜市裡一條讓我錯過兩次的摸乳巷,正藏著對艋舺另一詮釋,一張張街頭快拍、庶民臉孔、生活角落,透過攝影之眼,開啟艋舺印象。
真艋舺-質樸境地攝影展分為三大主題,「十五張臉孔的故事」、「生活角落的真實與記憶」、「大港口流浪樂園」,沿著牆面掛滿狹窄的暗巷,不在恆溫、光亮的展覽室,亦沒有保護的表框,就如此理所當然地展現在此,讓影像融入現實,彷彿觸手可及。
窄巷底是一棟經歷萬華煙華的古山園旅社,維持五十年代初期的樸實風格,目前提供背包客住宿,是攝影展的主辦單位,每周六舉行影像人文講座。而當時,奇緣僅是參觀,所以沒有特別入內打擾。
來到萬華,體驗人文之情,真不能錯過深藏窄巷內的「真艋舺-質樸境地攝影展」,為艋舺印象之失落一角。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真艋舺-質樸境地攝影展
├展覽時間:2010/02/05 (五) ~ 2010/3/7(日) 10:00-19:00
├展覽地點:古山園旅社(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40巷16號)
├展出單位:UPUP。西京朋友部落格
└展覽網頁:http://blog.yam.com/upart/article/26703991
[華西街40巷]
電影《艋舺》的上映讓萬華湧入大批的觀光客,帶紅周邊景點,尤其是佈置電影場景的剝皮寮,連平常日也如放假般熱鬧,更別說周末洶湧的人潮。
[入巷前的指標]
[數著門牌號碼前進,才不易錯失]
錯別熱鬧,反向的角落,在爭論何謂「艋舺」之餘,華西街夜市裡一條讓我錯過兩次的摸乳巷,正藏著對艋舺另一詮釋,一張張街頭快拍、庶民臉孔、生活角落,透過攝影之眼,開啟艋舺印象。
真艋舺-質樸境地攝影展分為三大主題,「十五張臉孔的故事」、「生活角落的真實與記憶」、「大港口流浪樂園」,沿著牆面掛滿狹窄的暗巷,不在恆溫、光亮的展覽室,亦沒有保護的表框,就如此理所當然地展現在此,讓影像融入現實,彷彿觸手可及。
[照片掛在不同的門牆上,各有韻味]
[低調素牆,襯托黑白寫照]
[表情與貓仔的絕妙組合]
[讓人想研究比例的一張]
[巷底,也是另一端巷頭的古山園旅社]
窄巷底是一棟經歷萬華煙華的古山園旅社,維持五十年代初期的樸實風格,目前提供背包客住宿,是攝影展的主辦單位,每周六舉行影像人文講座。而當時,奇緣僅是參觀,所以沒有特別入內打擾。
[門口擺放的展覽資訊與義賣明信片]
來到萬華,體驗人文之情,真不能錯過深藏窄巷內的「真艋舺-質樸境地攝影展」,為艋舺印象之失落一角。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真艋舺-質樸境地攝影展
├展覽時間:2010/02/05 (五) ~ 2010/3/7(日) 10:00-19:00
├展覽地點:古山園旅社(台北市萬華區華西街40巷16號)
├展出單位:UPUP。西京朋友部落格
└展覽網頁:http://blog.yam.com/upart/article/26703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