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喜筵‧A Wedding Feast(鶯歌陶瓷博物館)
<喜筵‧A Wedding Feast>
趁著撤展前的幾天,奔向鶯歌陶瓷博物館,目標即為三樓特展─「喜筵餐具邀請展之臺式古典‧新響宴」。中國人重視婚喪喜慶與民以食為天的個性,喜筵即是結合了飲食與婚姻,更顯其獨特。
平時吃喜酒,目光僅停留在色香味齊全的菜餚上,沒想過食物的容器、飲食的餐具,會有著這麼多發揮的空間。
走進三樓特展室,佈置為一個典雅的婚禮現場,每一個圓形的大桌,即是一套作品、一個想法、一方呈現。
看完臺式古典‧新響宴,腦中揮之不去是新穎的「創作理念」,因為想法使得餐具不在只是餐具,被賦予的意義,甚至寄託人們的祝福與期望,使得喜筵圓滿。
兩間特展室主要一為「百年好合」、另一「活耀新生」,前者為喜筵餐具,後者是為孩子的祈祝。
<喜筵‧A Wedding Feast>
花團錦簇,映著大大的囍,宛如走進一場盛宴,只是身旁少了人聲,只有在寂靜中響起的快門。
<喜筵‧A Wedding Feast>
四周牆壁上紅底金漆的剪紙圖騰,充分洋溢著喜氣。最近多是參與西式風格的婚宴,極少看到中國式的擺設,熟悉感竟然是在博物館,好像我們遺忘了些什麼,但可以說放在這裡,讓我們可以更正視它的存在。
<喜筵‧A Wedding Feast>
同一位作者的作品經設計過的安排,呈現它最美的樣貌,而一旁直立的喜帖,其實內容是說明設計的背景。
<喜帖風格說明書>
喜帖上創作者的中英文大名,下方陳列設計理念與攝影照片,右方是一句中國古詩詞與景致的意涵。趁著閱讀的過程,也能增加知識。
以下先選取「百年好合」對奇緣有感覺的陶器,來述說彼此相遇的過程。
<作者︰施宣宇>
鏤空的花瓣,是朵盛開的牡丹,像極了剪紙的手法,帶著花開富貴的寓意。鏤空的部份可放上各色小菜,只是如果剛好小菜在小縫中,夾取似乎不那麼簡單。
<作者︰施宣宇>
刻有菊花紋路的方碗,是用來盛茶水。碗底盛開的菊花與碗墊上淺刻的文字,散發出一股禪味,真想靜靜的來上一碗。
<作者︰施宣宇>
像剖半的竹筒,可以排列小糕點,對於跟之前方碗同系列的菊花紋路,看起來有象牙雕飾的美。
很有趣,同一系列的作品有著相同特質,卻也富含多向的元素,盤、碗、碟更多展現。
<作者︰廖素慧>
充滿喜氣的紅色蓋形碗,思考飽滿又帶著透明的紅,覺得這是屬於陶瓷世界才有的「紅」。
<作者︰林文嶽>
六月荷正是時節,感覺餐碗上的荷花也帶著清晨的芳香。這套餐具相當齊全,大至碗盤、小至匙筷都打造好了。
<作者︰林文嶽>
荷花瓣造型的筷枕,與圖騰互相輝映。
<作者︰林文嶽>
來一口荷花「匙」,真想用它來喝杯清甜的蓮子湯。
<作者︰林幸龍>
吉祥如意的祥雲圖騰,在古式的三腳杯上,更顯來自歷史的祝福。
<作者︰林幸龍>
碗盤的角落,雲聚、雲散,適當的留白更美。
當甜蜜的喜筵過後,迎接寶寶的誕生,又是一段里程碑,進入下個展廳「活耀新生」。
<作者︰石玉霖>
喜帖說明︰「網狀的編織餐具,如捕夢之網,祈福新生勇敢編織美夢。」
<作者︰石玉霖>
編織形的餐具,感覺很特別,每個捕夢網中,孕孵著一個蛋。
<作者︰許玲珠>
質樸的田園風味,祈祝新生兒平安健康。
<作者︰許玲珠>
喜歡這種釉與陶相伴的陶瓷器,沒有鮮豔的色調,卻有貼近生活的質感,有古時的風味,與精緻的點綴。
看了這場陶瓷的喜筵,對餐具有著不同的認識,它不只是裝載的容器,更是盛放人們感情的載物。
by奇緣
【展覽資訊】
名稱︰喜筵
展期︰2008/4/3~2008/6/15
【系列閱讀】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