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花博後,「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一展讓曾經驚豔的花博爭艷館,再展風華,運用科技的虛擬魅力,帶領每一位民眾宛如置身繁華北宋京城。
2010上海世博當時奇緣也親身來到這見識人有多少的盛大博覽會,當然,中國館「鎮館之寶」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僅是耳聞與奢想,想想那一大早就數萬人排隊爭搶的預約券,根本是難以達成的任務。
一聽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大展在7/1~9/4於台北花博爭艷館登場,進行為期66天的動態展覽,觸手可及的機會不容錯過,光看這幾日短暫的新聞報導便知道其魅力不可檔。
花博爭艷館碩大的空間搭配這巨大且動態的展覽,特別相得益彰。雖然參觀人數不少,但內部的空間與動線流暢,且主要展品皆是巨幅,因此不會顯得過於擁擠,保有不錯的參觀品質。
除了第一部分有三大版本的《清明上河圖》複製畫之展示,限於篇幅的大小,必須近觀細細品識時,會要排隊等待外,其餘皆可以用自己欣賞的步調前進,這在台北的展覽真是難得地經驗。
中國最著名的畫作之一《清明上河圖》目前流傳有多版仿作,最早的版本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描繪清明時節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兩岸的繁華街景與自然的郊區風光。
而眼前所見的是清朝由五位清宮畫院的畫家所繪之版本,情節更豐富而且受西洋畫風影響,用色鮮明亮麗,其中每一項景物與人物透過一筆一畫精細的技法,個個栩栩如生,讓人驚艷。
「明四家」之一的仇英所仿作的《清明上河圖》被公認最有影響力,之後蘇州一帶仿間都以「仇本」為底。它的景物順序與張擇端本的相似,但時期是明朝中期蘇州的景象,展現江南獨特的水鄉生活,建築更加宏偉,人物也增多。
見識過各版本的《清明上河圖》,順著參觀路線一轉,來到放大版的張擇端所繪。這一區域的上方是精選的畫片片段,從右到左,分別由鄉村走進城市,下方則是立體的圖像,搭配文字說明,讓每一位觀眾可以瞭解當時市井生活的場景與《清明上河圖》重點。
奇緣覺得這種展示方式是展覽一大突破。因為這麼長的一幅畫,包含各式各樣有趣的寫實場景,往往會讓不熟悉的人繞昏了頭,眼睛不知看哪裡好。但是透過這樣重點展示的方式,讓觀看的人更有收穫,也能有所學習的成就感。
女主人所乘坐的轎子隊伍,
因清明掃墓回程,僕人走於前開道,
女主人坐於轎中不能露面
「腳店」相對於「正店」是當時才有的名詞,
類似菸酒公賣的制度,「正店」是有釀酒許可的酒樓,
而「腳店」是僅能賣酒的酒樓
透過官方網頁上的影片更能清楚地了解《清明上河圖》的有趣之處
準備進入最後一項,
也是最讓人期待的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此為動畫的人物設定
整進碩大的展廳,一幅在黑夜中展開的歷史長卷,活生生在眼前上演。110公尺長、6公尺高的巨大螢幕是原圖的30倍大,透過12台電影級的投影機同時放映,讓一個細微處清晰而微妙。
跟隨人物前進的軌跡,由清新自然的城鄉、河岸熱鬧的水城之景至多彩的文化生活,又能在短短四分鐘內經歷晝、夜的轉換,耳邊傳來孩童的嬉鬧聲、「小心火燭」的喊吶聲、走過有痕的馬蹄聲,一切的一切,宛如身處北宋京城,對於每一個小地方都充滿驚奇。
當看到虹橋時,大家要特別留意有一段非原本畫中的隱藏人物,
就是身穿紅衣的小童抓大豬的有趣動畫
另一觀看重點是橋下未把桅杆放平的船隻,
看得到橋上橋下人們慌亂的模樣
難得有一個展覽帶給奇緣如此深刻的感動,古風的音樂與傳出的聲響,曾經歷史的一頁,緩緩掀開,曾經課本上單調且枯燥的描述文字,會為生動而有趣的畫面。
簡單的《清明上河圖》透過原始畫本、進一步重點說明到長幅動畫的呈現,循序漸進,適合大小朋友共同來探索與學習,相信能帶回不同的體驗。這是奇緣推薦暑假值得一看的展覽!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智慧的長河─會動的清明上河圖
├展覽時間:2011/7/7(四) ~ 2011/9/4(一)
├展覽地點:台北花博爭艷館
└展覽網頁:http://river.ishow.gm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