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是臺灣人情感的歸宿、靈魂的家鄉。
在一陣原住民鼓聲喧鬧的吸引下,也因為一個錯過的約見,巧遇建館103週年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台博館)館慶。大廳坐滿白髮蒼蒼的長者,一起見證時代的演進。而我,則轉進免費參觀的特展,一樓與地下室以海洋為題,生物之美為命,分別展示「海洋臺灣生態保育」與「貝殼之美」。
有如走進大海深處,微暗的大廳反射著波動式的藍光,道道微光,是指引前進的指標。
一櫃櫃展示的海底生物,在螢亮的玻璃櫃或者閃爍的螢幕裡,是偶遇的發光體。
熟悉的白化珊瑚,放置在與人隔絕的展示櫃裡,多了份陌生,展現一種高貴的距離感,促使參觀者趨前確認,這是印象中的珊瑚吧?
讓熟悉與陌生的事物間來回走動,眼睛一亮,這是發現新事物的驚奇。
就像一旁的解說牌所言,除了墾丁繽紛的珊瑚礁外,珊瑚還有另一類名為「寶石珊瑚」的存在。
與柔軟且脆弱的珊瑚礁不同,寶石珊瑚具有如寶石般的硬度與飽滿的色澤,適合出現在珠寶飾品上。
海灘上閃閃發光的寶貝,在這裡被珍藏。深淺不一的獨特紋路,在尚未被滔滔海浪給抹平前,以它最優美且完整的姿態,存在於此。
貝殼的展示方式相當有趣,一根根直立在棍棒上,像是小時候不可放過的麥芽糖。
除了小到可以在手上把完的貝殼外,另一側展示有兩手環抱的大尺寸,是相當強烈的對比。
逛完各式各樣的貝殼種類,展區的另一項特色是以貝殼為材料的工藝品,有栩栩如生的苦瓜與螞蟻,還有整棟臺博館建築……等。
奇緣在美國的旅行重點是各式各樣的博物館,這真是一趟大人小孩皆能樂於其中的知識園地,每一項都帶給人知識獲得的驚嘆,忍不住想多了解是什麼。
相較國外豐富且生動的博物館,台灣的展覽仍是偏重展示,或許近年來增加多媒體播放,與少少幾項可以互動或可以親自感受的展品,但以是否好玩與能引起興趣而言,還有很大學習的空間。
期待臺灣的博物館,也能充滿燦爛的多元,
成為人人享樂的學習空間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海洋臺灣生態保育特展
├展覽時間:2011/4/27 ~ 2011/8/7
├展覽地點:臺灣博物館G101/G102
└展覽網頁: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91&no=25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貝殼之美特展
├展覽時間:2011/5/17 ~ 2011/9/11
├展覽地點:臺灣博物館GG01
└展覽網頁:http://www.ntm.gov.tw/tw/exhibition/exhibition_d.aspx?d=92&no=25
【系列閱讀】
→國立台灣博物館
2008-06-06【遊記】國立台灣博物館(外觀篇)
2008-06-07【遊記】國立台灣博物館(館內篇)
2008-05-29【好康】國立台灣博物館 百年館慶(6/1前免費入館抽福袋)
→國立台灣博物館(歷往展覽)
2008-06-02【展覽】縱貫南北一氣通—臺灣鐵道百年特展(台博館)
2008-11-17【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紀念車票
2008-11-18【展覽】焦點:鏡頭下的生命力—台灣生態環境特展(台博館)
→附近景點
2008-09-27【台北】二二八公園(黃氏節孝坊)
2008-10-02【台北】二二八公園(台灣廣播放送亭)
2008-10-06【台北】牯嶺街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