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於2001年的「粉樂町」(Very Fun Park)代表城市中的快樂角落,將藝術放進台北東區巷弄間的商店與公共空間,建構一個無須刻意進入、沒有門票的無牆美術館。藝術與生活的街弄共存,挑動對環境的敏感度。
2012年第七屆粉樂町,以「粉角色」(Power of color)為題,「角」落聚集創意能量,用「色」彩感染行動,揮灑夏日繽紛的城市藝術。
今年粉樂町的展區更多集中,分為三大領域,為一棟走過繁華歲月而消沉的老洋房(大安路一段56號)、一條距離創意能量與風格獨特的東區街弄(忠孝東路四段181巷35弄與40弄),以及奇緣第一個到訪的歷史古蹟松山文創園區。
松山文創園區建於西元1937年,前身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松山煙草工場」,是臺灣現代化工廠廠房的代表性建築,呈現日式分離派建築風格的辦公廳舍,以及結合月台與輸送帶的倉庫群。
當時規畫廠區時受西洋國家的工業革命影響,引入先進的「工業村」概念。因此除了重要的工廠建築外,設有員工宿舍、育嬰室(含哺乳室)、藥局、醫護室(含門診手術台)、福利社、托兒所等員工福利設施。
松山文創園區設置「臺灣設計館」的常設展覽,而一旁的倉庫群為眾多藝文展覽的地點,如最新上檔的「積木夢工場」,讓這地方成為奇緣定期到訪、感受不同藝文體驗的好去處。
編織工藝遠離刻板印象中的家庭手工,轉變為街頭藝術的新創作媒材。冰冷的機械空間,增加手作的溫暖,量身打造的小吃餐車,留在記憶中更加鮮明。
滴滴答答的聲響,機械擺動的聲音,寫實又如此虛幻的影像,宛如白日夢走過的道路,呈現一種詩性的影像。
這是在一個暗室中發生的藝術場景,為了呈現光的「觸感」與「視覺」,參觀者走進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穿透一面光膜。
奇緣覺得人對黑暗的警覺,反而讓「找出口」成為這作品最深的感受:P
20-4號作品:2011-17/2011-22(藝術家:徐永旭)
「陶」的素材可以跳脫尺寸、造型與觸感,以按、壓、擠、捏、磋、疊等方式來形塑作品,呈現一種「極大極薄化」,重與輕的共存。
喀!喀!喀!不規律卻吸引人注意的聲響,一個個開闔的鐵桶,像沙灘上一顆顆的寄居蟹。冰冷的媒材與機械,似乎存在某種生命。
20-6號作品:a~藝術與水的循環計畫(藝術家:豪華朗機工)
「a~」是解渴後的狀聲詞,a~藝術與水的循環計畫是一將藝術、設計與生產結合的水經濟。一瓶水,從設計、製成到銷售,一部分的利潤回歸再次生產水的基金,另一部分成為資助藝術的基金,成為自我循環的小經濟體。
大量的色彩、切割與多層次的拼組,像活靈活現的獅頭,一旁繽紛的氣球雕塑,延伸穿梭在菸廠棋盤式的樑柱之間,好像走進奇幻的秘境。
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場的外圍,還有此區最後一個展品─幻彩神駒。大尺寸的木馬包著台南傳統花布,又因颱風過境,纏上了厚厚的防水布,所以在此少了它的身影。
【活動資訊】
┌活動名稱:2012粉樂町-粉角色
├活動時間:2012/7/20~2012/9/9
├活動地點:台北東區、大安56、松山文創
├主辦單位:富邦藝術基金會
├參觀費用:免費參觀
└活動網址:http://www.fubonart.org.tw/veryfunpark2012/index.html
【展覽點資訊】(編號20-1~8)
┌松山文化創意園區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交通方式:捷運市政府一號出口,由忠孝東路四段553巷進入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18:30
【系列閱讀】
→2011粉樂町─light up
2011-08-05 [台北]2011粉樂町。light up照亮彼此40-41(松山菸廠)
2011-09-04 [台北]2011粉樂町。怪獸阿咧先生43-46 (信義誠品)
→2009粉樂町─笑率‧效率10:10
2009-08-23 [台北]2009粉樂町。START!解密者(23)
2009-08-24 [台北]2009粉樂町。東區空屋群星之境(22)
2009-09-13 [台北]2009粉樂町。讓我們今天就擁抱吧!(30)
→本篇遊同步分享於瘋台灣台北民宿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