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的展覽豐富孩子歡樂的暑假,走進中正紀念堂,一邊是「瘋狂達利‧超現實主義大師特展」,另一邊則擺出吸睛的巨型恐龍化石,這是展出來自阿根廷的聖胡安國立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由日本NHK策展團隊策劃的「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
發現這展覽的恐龍與史前生物,力求逼真,在於呈現科學性的教育知識,所以看起來個個凶神惡煞,不留一絲可愛的模樣。
全長十八公尺的萊森龍,是目前已發現三疊紀恐龍中體積最大的一種龍,在小小朋友們個子的比較下,更能感受恐龍的高大。
「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與其他恐龍展不同的地方,在於它展出2000年登錄在UNESCO世界遺產(自然遺產)的阿根廷「伊斯基瓜拉斯托州立公園」有關恐龍的相關研究。最古老的恐龍、鱷類祖先、哺乳類祖先,少見的太古生物介紹,登陸臺灣。
一隻隻低伏的身軀,森白的硬骨,宛如行動中凝固的畫面,展現出恐龍化石的另類魅力。
展場微暗的燈光,視線隨著聚焦的光線,投注在穿越億萬年前的神祕生物。
每具展覽的恐龍化石前,擺上在展覽中也能清晰顯示的平板螢幕,更換著不同的資訊,對充滿好奇的參觀者,是很好的指引。
「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的一大特點是,使用燈光、音效與影像等多媒體特效,將靜態的恐龍化石展覽營造出動態的情境,每個展品都有新奇的體驗。
來一段展場的恐龍動畫介紹
奇緣覺得這個展覽比起主打孩子們喜愛的恐龍展,雖不像歡樂版的遊樂園,卻增加不少知識性的部分,如果跟隨導覽人員的解說,可以獲得更深入的了解。
恐龍間的撕殺,活靈活現的姿態,彼此蘊釀著一股緊張的氣氛。後方的環狀螢幕,與上方的燈光,轉換出太古時代的氛圍。
最後一個展區是恐龍進化史,恐龍繁盛的時期長達1億6500萬年,牆上密密麻麻的系譜樹,看出繁多的恐龍種類。
從一旁的介紹影片中,伊斯基瓜拉斯托省立公園的含恐龍地層中發現了獸腳類、蜥腳型類、鳥臀類恐龍。透過一場恐龍展,一窺曾經站立地球的多樣性生態。
【展覽資訊】
┌展覽名稱:地球最古老的恐龍展
├展覽時間:2012/6/15~2012/9/23(09:00-18:00)
├展覽地點:中正紀念堂中正藝廊(近中正紀念堂大孝門入口)
├交通方式:捷運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
├參觀費用:全票250元、優惠票220元、親子票450元
└展覽網頁:http://dino.ishow.gmg.tw